词典 名词

绳索的意思

shéng suǒ

绳索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
词语解释

绳索[ shéng suǒ ]

⒈  粗绳子。

rope;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
引证解释

⒈  绳子。亦特指粗绳。

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“及尔如贯” 汉 郑玄 笺:“我与女俱为王臣,其相比次,如物之在绳索之贯也。”
《汉书·西域传上·乌秅国》:“县度 者,石山也,谿谷不通,以绳索相引而度云。”
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十:“所见一大树,鸛雀径止其上……其下方有数人持锯斧绳索将伐之者。”
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一〇二章:“那刚刚伸出蔓儿的秧子,互相搭在一起,像无数条绳索,一会儿套住了他的脚,一会儿又拴住了他的手。”

⒉  比喻牵挂;束缚。

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四六:“欲知真出家,心净无绳索。”
毛泽东 《论联合政府》四:“就是为着解开套在人民身上的绳索,使人民获得抗 日 、团结和民主的自由。”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
网络百科

绳索

  • 绳索(或称绳子),是通过扭或编等方式加强后,连成一定长度的纤维。其拉伸强度很好但没有压缩强度,可用来做连接、牵引的工具。公元前2800年,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,并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。到公元纪元开始时,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。1775年,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,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。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。
  • 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