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名词

五官的意思

guān

五官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
词语解释

五官[ wǔ guān ]

⒈  指耳、眼、鼻、口、身,通常指脸部器官。

五官端正。

facial features; five sense organs of ears,eyes,lips,nose and tongue;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
引证解释

⒈  五行之宫。古代传说中的五神。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故有五行之官,是谓五官……木正曰 句芒,火正曰 祝融,金正曰 蓐收,水正曰 玄冥,土正曰 后土。”

⒉  分司天、地、神、民、类物的五种官职。

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於是乎有天、地、神、民、类物之官,是谓五官,各司其序,不相乱也。”
韦昭 注:“类物,谓别善恶、利器用之官。”

⒊  殷 周 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。

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之五官,曰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、司士、司寇,典司五众。”
郑玄 注:“此亦 殷 时制也。”
《周礼·春官·小宗伯》:“毛六牲,辨其名物,而颁之于五官,使共奉之。”
按:此指司徒、宗伯、司马、司寇、司空。 《商君书·君臣》:“圣人列贵贱,制爵位,立名号,以别君臣上下之义。地广,民众,万物多,故分五官而守之。”

⒋  泛指百官。

急就篇》卷一:“诸物尽讫五官出。”

⒌  古代宫中女官名。

《孔子家语·辩政》:“齐君 为国,奢乎臺榭,淫于苑囿,五官伎乐,不解於时。”
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公聘取故掖庭女乐五官 殷严、王飞君 等,置酒歌舞。”
唐 罗虬 《比红儿》诗:“应缘 近似红儿貌,始得深宫奉五官。”

⒍  指五官中郎将。按,此指 曹丕。丕 建安 间曾任五官中郎将。参见“五官郎”。

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郎掌守门户,出充车骑……中郎有五官、左、右三将,秩皆比二千石。”
宋 王千秋 《贺新郎·石城吊古》词:“遂但见 蜀 吴 烽举,致使五官伸脚睡,唤诸儿画取长陵土。”

⒎  司历之官。历代至 清,皆设此官。

《旧唐书·职官志二》:“乾元 元年置五官,有春、夏、秋、冬、中五官之名。”
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:“武后 长安 二年,置挈壶正。 乾元 元年与灵臺郎、保章正、司历、司辰,皆加五官之名。”

⒏  人体五种器官。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形。或谓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心。

《荀子·天论》:“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形,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,夫是之谓天官。心居中虚,以治五官,夫是之谓天君。”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五官簿之而不知,心徵之而无説。”
杨倞 注:“五官,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心也。”

⒐  人体五种器官。中医学谓鼻、目、口、舌、耳。

灵枢经·五阅五使》:“五官, 歧伯 曰:‘鼻者肺之官也,目者肝之官也,口脣者脾之官也,舌者心之官也,耳者肾之官也。’”

⒑  人体五种器官。指眼、耳、鼻、喉、口。

如:五官科。

⒒  人体五种器官。通常指耳、目、口、鼻、身;亦多用以指脸上的器官。

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浪游记快》:“不维气候迴别,即土著人物,同一五官而神情迴异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匀称的五官四肢,加上美妙的身段,和最款式的服装,他颇象一个华丽光滑的玻璃珠儿。”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
网络百科

五官 (面部特征)

  • 五官,特指人的外貌长相。人们常说的“五官”,指的就是“眉、眼、耳、鼻、口”五种影响容貌面部特征。
  • 而人们常说的五官在中医与西医、字典中说得五官又有不同。
  • 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