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邑里的意思

邑里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拼音yì lǐ

词语解释

邑里[ yì lǐ ]

⒈  乡里。

⒉  指乡里的人民。

⒊  乡贯;籍贯。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
引证解释

⒈  乡里。

《墨子·尚贤中》:“凡所使治国家,官府,邑里,此皆国之贤者也。”
陈师道 《<茶经>序》:“上自宫省,下迨邑里,外及戎夷蛮狄,宾祀燕享,预陈於前,山泽成市,商贾以起家。”
清 俞蛟 《梦厂杂著·李少白传》:“李杜,字 少白,与余同邑里。”

⒉  指乡里的人民。

吕氏春秋·诬徒》:“归则愧於父母兄弟,出则慙於知友邑里。”
《后汉书·朱暉传》:“自去 临淮,屏居野泽,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。”
清 归庄 《噫嘻》诗之二:“虏方逼断髮,邑里尽夷蛮。”

⒊  乡贯;籍贯。
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邑里》:“昔《五经》、诸子,广书人物,虽氏族可验,而邑里难详。”
清 陈鳣 《对策》卷二:“其所叙邑里世系,又详且悉矣。”

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

网络百科

邑里

  • 邑里,汉语词汇,
  • 拼音:yì lǐ
  • 释义:1、乡里。2、指乡里的人民。3、乡贯;籍贯。
  • 成语词典网m.377r.com